大鲵养殖近年来的起伏,是我国水产市场的一个缩影。从中我们可以看出,目前我国的水产市 场还存在着诸多问题。曾几何时,成品大鲵卖出了令人咋舌的高价,吸引大量的养殖户投入其中。但由于养殖信息不对称,越来越多的人进入市场,反而致使大鲵供 过于求,造成价格一路走低。这也是我国水产行业乃至农业普遍存在的现象,当某种农产品的价格走高时,就会有许多养殖户或农户投入其中,往往导致的结果就是 供过于求,市场低迷,行情混乱,农户亏本。
于是,有人呼吁政府部门要充分发挥作为宏观调控主体的作用,利用所掌握的信息资源帮助养殖户合理规划养殖品种。然而,政府部门的调控手段是否能够缓解 水产行业中存在的这些问题?在具体的调控手段上,可以采取怎样的一些政策组合?另一方面,市场本身就是“看不见的手”,在市场主体的自主选择与政府职能部 门的宏观调控、引导之间,水产市场应该怎样在变化中寻求平衡?针对这些问题,本报特邀行业专家进行深入解析。
昔日:风生水起的行业
从上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,随着人工养殖技术不断成熟,其中尤以大鲵子二代规模化繁育的示范推广成效显著,经过产业宣传与资金推动,我国大鲵产业迅速 发展。近十年来,各地以“加强资源保护,积极驯养繁殖,合理开发利用”为方针,加大对大鲵养殖项目的开发,依法合理利用大鲵资源,造福广大人民,并取得了 举世瞩目的丰硕成果。
大鲵苗种繁殖规模从小到大,出现了集约工厂化人工养殖与仿生态繁殖的格局。尤其可喜的是,在政府的主导下,涌现出了一批利用生态优势驯养繁殖大鲵的山区农户,一股保护资源、增殖发展野生资源的热潮逐步兴起。
大鲵驯养总量每年以稳步增长的势头向前发展,在整体上大大缓解了大鲵资源濒危的局面,并催生出一条完整的产业链。大鲵养殖是无污染绿色产业,对养殖场 地和设施要求不高,劳动强度低,省力省时,且养殖效益十分突出。从孵化、养殖、经营利用到餐饮,大鲵所带来的效益与利润十分可观,同时也成为了农业产业化 和特色农业重点开发品种。
2009年至2011年间,大鲵行业高速发展,行情一路飘红。在大鲵集中产区,仅大鲵一项就使所在县(区)农民人均增加收入1000~3000元,对农民增收效果显著。在低价位时进苗的养殖户赚得盆满钵满,成就了大批百万、千万富翁。
由于大鲵养殖对农村,特别是贫困山区农民的致富带动作用十分明显,许多地方政府将大鲵养殖作为产业项目,甚至在部分地区,大鲵养殖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主 导产业。2012年,张家界作为我国******个获得水生野生动物地理标志的城市,“张家界大鲵”已经成为一张名片。此外,大鲵养殖业已经成为秦巴山区 农村经济发展的增长点,得到社会各阶层的广泛关注,其中,汉中市被农业部命名为“中国大鲵之乡”。据统计,2012年陕西大鲵产量907吨,产值 14.98亿元,同比增长63%,占全省渔业经济总产值的28.9%。按全省渔业人口计算,大鲵创造的渔民人均年产值2.35万元。
目前,全国共批准大鲵驯养繁殖企业1000多家,大鲵养殖现存量已超过400万尾,广东、浙江、湖南、江苏等地集中了一大批大鲵养殖规模超过10000尾以上的公司。作为农户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和朝阳产业,大鲵养殖业每年以30%的增长速度发展。
现今:屡遭挫败的困局
从2002年起,大鲵的价格从400多元每斤,上涨到一两千元,其中***贵时卖到2500元/斤。然而,随着近年来大鲵养殖数量的剧增,行业震荡调 整,暴利和无序增长时代悄然结束。据湖北十堰大鲵养殖户王臣斐介绍,近几年大鲵价格发生了很大的起伏。2010年成为行业分水岭,此后大鲵价格开始下 滑,2011年每斤降到1300至1500元,目前市场价格低至几百元。
从表面上看,当前大鲵价格的下降与去年“八项规定”的出台有关。公务接待简化,作为高端消费水产品的大鲵首当其冲,销量下跌不少。但究其根本原因,实 际上是大鲵养殖长期积压的弊病,酿造了今天的恶果。一方面,繁殖户、养殖户之间相互炒作,价格虚高,造成终端产品偏离消费者可接受的范围,出现有价无市的 现象。另一方面,伴随养殖技术的逐步成熟,从事大鲵养殖的群体剧增,市场积压成品较多,不少养殖大户纷纷撤资并抛售成鱼。对此,佛山养殖户简先生感受颇 深。他从2010年开始大鲵养殖,经过几年的规模化养殖,大鲵成鱼在2012年大量出塘,其后便是价格的骤然下降。
从2010年开始,看到大鲵市场潜在的消费能力,更多养殖户大举投入。大鲵的养殖周期一般是3~5年,经过***初的囤货不出,加之近年的繁育和饲 养,大鲵逐渐成熟,形成成品鲵出货高峰。大量成品鲵投入市场,让价格下跌成为必然,进而致使许多大鲵养殖户苦不堪言。据了解,大鲵的养殖成本一直以来没有 太大变化,在目前价格已经低于平均养殖成本的情况下,即便市场足够大,养殖户集中抛售亦会造成血本无归的结果。
据行业人士分析,商品大鲵若能稳住600元/斤的价格,除去各类成本,依旧属于暴利行业;若价格稳定在300~500元/斤,仍能实现盈利,但倘若售 价接近或低于300元/斤,大鲵产业必将面临重新洗牌。尽管大鲵的营养价值高、盈利空间大,但盲目跟进的人难免“翻船”。事实上,大鲵价格的起伏并非特 例,在农产品市场中由于进入者过多、“产能过剩”,造成的价格起伏随处可见。当行业进入此种状态时,价格会走向如何、企业会面临何种新挑战,均难以预测。
如何才能实现行业的健康发展?延长产业链、关注深加工或许是一条新出路。据介绍,大鲵除了科研、食用等价值外,还可以往诸如保健品、化妆护肤等方向发展。挑战往往也意味着机遇,目前所遭遇的困境,或许正是大鲵产业“另辟蹊径”的新起点。